●藝術攝影網站巡禮

季惠民,〈彼得‧立普曼(Peter Lippmann)官方網站〉,《絕色光影》,46期,台北:雅墨文化,2010年9月。
2010/10/30

彼得‧立普曼(Peter Lippmann)官方網站

字體大小:
商業攝影與藝術的邊界其實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好的商業攝影作品擺脫了世俗的匠氣與銅臭味,傳達出與眾不同的視覺訊息內涵與美感型態,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功夫。特別是在商業靜物攝影方面,得非常倚靠創造力和想像力才能達成好的視覺作品呈現。靜物攝影本身就與靜物繪畫有著異曲同工的道理,並且傳承自靜物繪畫這古老的視覺經驗累積之中。不論是畫家或是攝影師,在繪製或是拍攝靜物作品的時候,不僅是力求把物體的造型光澤質感表達出來而已,而是包含了整個畫面的結構基礎與內在的秩序:如果你將宇宙視為畫面的四個邊界,那麼這四個邊界之內的所有一切都將是畫家與攝影師所需完全掌控的。

因此,好的商業靜物攝影除了正確地將商品拍出之外,還包括塑造與賦予商品的意義才能突顯其價值。以眾所皆知的比喻:“繪畫是加法,攝影是減法”而言,靜物攝影則完全不是藉由相機觀景窗的構圖裁減上述“宇宙的四個邊界”所完成,靜物攝影從基本上而言是類似繪畫加法般的無中生有,攝影師得透過安排畫面所有視覺元素、色彩、材質、空間比例等等,再透過光線的安排與投影到相機之中方能獲得影像般的作品。

而藝術攝影網站巡禮本期筆者所介紹的攝影師彼得‧立普曼(Peter Lippmann),美籍現居巴黎的他就是在商業靜物攝影領域頗有個人風格的攝影師。無論是創意與視覺元素的選擇,都讓人覺得驚奇萬分,除了商業攝影技術掌握之外,作品內在元素所兼具的的視覺衝擊性與和諧性,都將原本的商品訴求提升到藝術的層面。


富含想像力的靜物攝影

以彼得‧立普曼的官方網站(http://peterlippmann.com/),在其中包含了靜物、食物、風景、人物、廣告......等等諸多單元中,最精采的可以說就是在靜物與食物二個單元裡面,彼得把商品的形象透過攝影傳達,藉由拍攝物體提升到前面提過的賦予靜物意義與價值。這需要的不僅止於攝影技巧,而是創意與想像力的整體發揮。

靜物攝影中往往沒有人,巧妙之處就在於透過環境元素與人的缺席來賦予意義,因此這些商品擺放的環境脈絡是引人遐想的參考指標。此外,輔助的相關元素也能與之共鳴共同構成影像訊息。以彼得‧立普曼的攝影作品來說,他選擇了相當多讓大家意想不到的環境脈絡與輔助元素,如他特別喜歡的動植物昆蟲與大自然元素等等:舉例而言〈美麗佳人2:鞋骨頭(MARIE CLAIRE 2 / Shoebones)〉系列,透過女主人缺席的家中含有抱復心態的寵物狗啃玩主人的鞋子這種人類共同經驗,將商品訴求故事化與日常生活化;在〈美麗佳人2:著魔(MARIE CLAIRE 2 / Obsessions)〉系列中他甚至用起了大家日常生活中討厭的生物: 蛆、蟲以及蟑螂......並和珠寶並置於人體局部之上,弔詭的是這些平時讓人作嘔的小蟲竟也有如珠寶商品般美麗質感;此外在〈卡蒂亞藝術雜誌19號/ 收藏 (CARTIER ART MAGAZINE N°19 / Collections)〉系列中則運用了植物昆蟲標本與珠寶別針作搭配,賦予商品典雅與生命般隱喻;在〈美麗佳人2:古玩櫃(MARIE CLAIRE 2 / Cabinets de curiosités)〉系列則將高跟鞋扔入沖水中的馬桶,其中意涵值得玩味。

彼得‧立普曼靜物攝影中的環境和相關元素的安排竟是如此多元,時而相關時而相對立,時而能激盪出不同的火花與趣味,令人目不暇給。


從藝術史中找尋方向

彼得‧立普曼在他的個人作品〈相機(PERSONAL WORK / Camera)〉系列則是將一系列摔壞的相機零件,用深灰色粉塵覆蓋後所拍攝。相較於許多愛惜相機的攝影者而言,這樣崩解的相機零件猶如遺跡般,粉碎了如潘朵拉黑盒子的神話。

當然,將這系列作品詮釋成相機神話的崩解或許只是筆者個人的解讀,但或許也是對於其攝影創作哲思與機械複製導致靈光(aura)消逝的反思:繪畫般的靈光在攝影中再次重現。在彼得的靜物攝影作品中還包含另一個有趣的部分,則在於他回溯藝術史並藉由大師作品所創作的系列影像。如〈GUIDE FIGARO CADEAUX / Inspired by〉系列,就藉由不同藝術大師的經典作品運用至靜物攝影中:美國藝術家安迪‧沃荷(Andy Warhol)的著名絹印香蕉、義大利畫家朱塞佩‧阿爾欽博托(Giuseppe Arcimboldo)藉由水果所構成的人物肖像、荷蘭畫家克拉斯(Pieter Claesz)的靜物繪畫......都是他汲取創作養分的土壤;此外,在美食攝影的〈MADAME FIGARO / Recettes inspirées par Magritte〉系列中,透過對比利時超現實主義畫家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的畫作致意,呈現如夢境一般的食物攝影。

藝術史永遠是創作者最好的朋友,那是所有人類文明的累積。縱使是有創作限度的商業影像,一樣可以透過藝術史的重新發掘,找到新的時代意義與影像在形式和內容的新起點,而這也是彼得‧立普曼和許多國外攝影師成功之處。對真心創作者而言,一台新相機的意義其實永遠比不上一個老藝術品,因為後者有永遠發掘不完的內涵,並且未曾隨著時代變遷而消逝。
去 彼得‧立普曼(Peter Lippmann)官方網站 看看
[所有●藝術攝影網站巡禮] [TOP]

歷史上的4月●藝術攝影網站巡禮

綜合好文隨選

[TOP]
Copyright 2000-2024 , imagecoffee.net All rights preserved.
本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友善分享,非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