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an Baudrillard 尚.布希亞-攝影.密碼個展
作為當代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及後現代性的理論家─尚‧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 1929-2007),也是位攝影家。尚‧布希亞論《模擬與擬似物》、《消費社會》及《象徵交換》的理論早為人熟知。但他自己也拍攝照片,這一點較少為人知曉,然而他其實自1980年代起即已在世界各地展出攝影作品。其展覽包括法國阿爾城的年度國際攝影節、德國卡斯魯爾媒體藝術中心、法國巴黎歐洲攝影之家、瑞典色料藝術廠、澳洲布里斯班現代藝術中心、首爾大林美術館等重要國際機構中的個展。更近斯的展覽則包括參與連州國際攝影年展及北京中央美院美術館個展。
攝影是尚‧布希亞思想的延伸,但也就是因為如此,他堅持以「愛好者」的身份來看待自己。其作品最大的特點在於讓照片本身說話,不指涉其它現實。尚‧布希亞這種哲學風格對當代攝影理論具有啟發意義。攝影對他而言是基進思想、哲學、人類學等的一部份。布希亞的攝影體現其哲學視野敏銳的一面,具有東方禪宗意味與西方的批判思維。
透過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設系林志明主任與尚‧布希亞夫人瑪琳間建立的友誼(林教授亦是布希亞的第一本中文譯著翻譯者,並擔任本展覽的策展人),獲得此一難得機會,邀得尚‧布希亞的攝影作品來台展出。本展覽並將發揮布希亞對科技發展進行反思的先行者面向,特地邀請台大網媒所洪一平教授帶領的imLab,與林志明主任的雲端策展實驗室合作,嘗試結合擴增實境等展示技術,將成為台灣第一個使用Google glass等穿戴式裝置的互動作品「AR自拍像」,用穿戴式設備與藍芽定位技術,再現作品中的布希亞。另一件新媒體作品「鏡中的他者」則是邀請互動藝術創作者羅禾淋與錄像藝術家陳依純共同合作,運用鏡子與布希亞致敬。
此次展覽亦將以影片段落方式展出布希亞生前的思想要旨錄影:《通關密語》(Mots de passe)。
鳳甲美術館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大業路166號11樓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10:30~17:30(週一休館)
歷史上的10月●藝術攝影展覽資訊
- Everyday Practice of Art 郭明哲攝影個展 (2010/10/30)
- 逝影流光——張才攝影展 (2010/10/8)
- 芙羅拉身影【精選】:季惠民攝影展 (2010/10/1)
- 《一個江南夢的開始》─全會華攝影展 (2008/10/29)
- 陰性書寫方程式:萬一一個展 (2008/10/21)
- 蜷川実花個展 (2008/10/17)
- 〈The X -Man〉:Nick Veasey 個展 (2013/10/23)
- 「在路上」李易暹 攝影個展 (2013/10/22)
- 《玉蘭》─沈昭良攝影展 (2008/10/9)
- I‧DIE‧WANT—台灣「美景」吳政璋個展 (2013/10/6)
綜合好文隨選
[TOP]
頁面導覽
- 首頁
- ●藝術攝影展覽資訊目錄
- Jean Baudrillard 尚.布希亞-攝影.密碼個展
●藝術攝影展覽資訊
- 七菜乃自拍人像攝影個展「裸身裝」 (2016/3/28)
- 藝想法蘭西 (2016/2/19)
- 臺灣留影-黃則修的人文世界 (2016/2/2)
- “Adventures” Samalive Solo Exhibition (2016/1/29)
- 【內在的視野】汪源隆個展 (2015/12/13)
- 《中國攝影:二十世紀以來》 (2015/10/11)
- 「古典技法白金作品」井津建郎(Kenro Izu)攝影個展 (2015/10/11)
- 2015 I am on my way - 楊琇如攝影個展 (2015/10/3)
- 第五屆 台灣攝影藝術博覽會 (2015/9/23)
- 上海藝術影像展 (201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