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像咖啡顯影®
Developing Image Coffee
映像咖啡顯影
影像的故事
藝術攝影網站巡禮
映像咖啡對談錄
映像咖啡藝廊
映像書齋
攝影專有名詞資料庫
藝術攝影展覽資訊
藝術攝影課程講座
映像小舖
攝影游擊隊
咖啡爵士淚
藝術攝影討論區
最新消息
關於本站
映像隨筆留言版
繁體中文
.net

RSS 2.0



 
 
●映像咖啡顯影



2007/4/12

 

數位攝影狂潮下之底片優越論

1994年某日,我在台北某公園撞見一群正在等待外拍美女的業餘攝影學會的社團人士。等待之餘不外乎閒聊與交換一些心得。突然一位頭髮已經半白的老翁,拿出了一台古董機械像機,頓時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這時另一位中年男子舉了大拇指開口說出了關鍵的一句話:「你這台像機,讚!」當然,這是那位像機持有者帶它來拍照的主要原因,為的是讓人稱讚。

10幾年物換星移,當年的專業底片像機已從第一線的專業人士手中逐漸退休。而從不知這一兩年的何時起,業餘攝影圈卻流行起「拿老機,拍美眉」的風潮。本文不對這種流行作任何價值判斷,旨在思辯,在數位攝影當道的時代,底片與傳統究竟是如何定位。


業餘攝影圈中的底片回溫,真相?假象?


一群業餘攝影人士拍美女,早是最基本的休閒活動之一。那麼話說回來,既然是拍照,手機可以拍,傻瓜可以拍,為什麼一定得用RF(旁軸)或SLR(單眼)等等專業像機拍,得用專業像機拍,為了是畫質?為了是炫耀?在這我們先不研究。而要思考的是為什麼最近一定要用老像機裝底片拍?為的是懷舊嗎?在底片一線大廠Kodak, Agfa, Ilford等等逐漸停產底片產品或關廠的現實條件下,底片越來越難買,並且越來越貴,因此甚至造成了分裝片,電影底片的分裝流行。業餘攝影這時候為什麼還要逆流而上?這種鮭魚溯溪的精神又怎麼而來?所造就的底片回溫效應究竟是真是假?

其實底片像機未必就等於老機,但業餘攝影者會回頭撿底片像機不外乎幾個原因。一是厭倦了數位器材想嚐鮮或是跟流行,這種人或許不多,而某為網友也說傳統像機的確比較適合「當玩具」也比較「好玩」。再來就是比較值得思考的,就是有些人認為用底片拍照才會珍惜,才不會亂槍打鳥。當然,這就是似是而非的想法了。

「用底片,因為要花錢,所以得專心拍。」筆者對這樣的心態有點不太認同。因為用數位難道就應該「不用錢花錢買底片洗底片所以盡情隨便拍」?要認真拍還是隨便拍,這牽涉了拍攝者對於攝影的態度與習慣,說穿了與器材和底片無關。因此奉勸如果有人因為想專心拍而意圖買底片像機,最好還是學會先調整自己的攝影態度比較實際。


專業攝影與藝術攝影該走回頭路?

專業攝影牽涉到出版流程的,數位的趨勢早已不可逆。沒有人有空去等那沖片和分色掃描的時間風險。就連本土的婚紗業,傳統修片方便的120規格也敵不過數位修片的方便,並造成修片師的失業。這等冷暖反映在像機市場最明顯。專業商業攝影用途的底片像機銷售量已經是用「百」來當單位算了。

那麼,既然底片在專業出版市場是毫無優勢。剩下的無非是藝術用途了。專業藝術攝影者堅持傳統不外乎除了質感還是質感。但是,數位攝影難道作不到相同的質感嗎?

這是對手工暗房與數位暗房的問題與思辯了。其實所有的數位暗房軟體原理都是針對傳統暗房設計而來。因此,只要你夠認真,不可能作不出傳統暗房底片能沖的出的效果。再者,關於輸出品質,就現在而言只要你認真找的到耗材與機器,除非是暗房高手細心用很長的時間仔細加減光所放出的影像,否則數位輸出的品質說不定還會較好。但若就時間與經濟效益而言,恐怕就難比較優劣了!

當然,傳統的東西是一定會在藝術中保存。舉例而言,就已經有黑白傳統攝影基礎的人來說,未必會習慣在後製才藉由調整RGB去處理灰階的差異。以藝術用途來說,就像水彩油畫不會被電腦繪圖取代一樣,經濟效益與效率不是重點,形式是作品的一部份沒錯,但好的作品得以流傳的原因還包括內容,也就是內涵與作品精神。


類比攝影,一種儀式上的優勢!?

不知多少用老像機的朋友有那麼點像文章開頭所說,給人稱讚的小目的在。不過,個人還是認為,傳統類比攝影最迷人的地方在於「時間」的秘密。當整捲底片曝光完畢打開像機這只潘朵拉的盒子時,有太多的不確定;當像紙從放大機下曝光完畢送到藥水盆內逐漸顯影時,有太多的期待。而這不確定與期待,猶如一種儀式。就像去抽籤問卜,或是買樂透期待中獎。而這中間經歷的時間讓一切變的迷人。或許底片本身沒有任何優勢,而是你所花在等待的時間讓底片變的更重要。

(by:一瓢飲)

回應本文(15)


[所有●映像咖啡顯影] [TOP]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
  歷史上的4月●映像咖啡顯影

■ 解讀《攝影評論學》 (2009/4/24)
■ 婚禮攝影在台灣:給婚禮新人以及攝影新手 (2009/4/10)
■ Oops! 一個新的「新人獎」? (2007/4/25)
■ 數位攝影狂潮下之底片優越論 (2007/4/12)
■ 關於攝影作品與個人收藏的一點思考 (2006/4/11)
■ 從佳士得攝影首拍看台灣的藝術攝影市場 (2000/4/26)
■ Club Photo併購Signature Color代表的意義? (2000/4/24)
■ 電腦重要還是頭腦重要 (2000/4/04)


  綜合好文隨選

■ 自我的劇場 — 國際女性攝影家自拍影像展 (2006/9/7)
■ 一盞燈,一隻鳥,兩朵雲 (2012/7/16)
■ William Stott, “What Is Documentary?” (2005/9/04)
■ 異視-成都青年攝影師九人展 (2009/10/3)
■ Mr. Toledano - Phillip Toledano Photography (2008/5/19)
■ 跨渡縱目─亞洲攝影家聯展 (2012/7/9)

 
頁面導覽
首頁 繼續 ●映像咖啡顯影目錄 繼續 數位攝影狂潮下之底片優越論
 
●映像咖啡顯影
■ 中古攝影器材之「不淨觀」 (2015/5/21)

■ 攝影情感淺論 (2014/12/27)

■ 《攝影的絮語》推薦序 (2013/10/29)

■ 你今天“微文創”了嗎? (2013/8/14)

■ 從類比到數位-不可逆之可逆(2) 何不攜手共進 (2013/2/6)

■ 後柯達時期的類比攝影 (2012/3/5)

■ 中國皴法與大片幅相機 (2010/11/26)

■ 賞析《荒木經惟‧走在東京》 (2010/10/18)

■ 我看蔡永生的《花窺》系列 (2010/9/5)

■ 解讀《影像謊言》 (2010/6/29)

(more)

早期影像的故事
早期藝術攝影網站巡禮


Copyright 2000-2024 , imagecoffee.net All rights preserved.
本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友善分享,但非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