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像咖啡顯影®
Developing Image Coffee
映像咖啡顯影
影像的故事
藝術攝影網站巡禮
映像咖啡對談錄
映像咖啡藝廊
映像書齋
攝影專有名詞資料庫
藝術攝影展覽資訊
藝術攝影課程講座
映像小舖
攝影游擊隊
咖啡爵士淚
藝術攝影討論區
最新消息
關於本站
映像隨筆留言版
繁體中文
.net

RSS 2.0



 
 
●藝術攝影展覽資訊


TIVAC提供
2009/5/4

 

《相遇的可能/La Possibilité d’une Rencontre》-張禮豪攝影展
@TIVAC, 5/2-5/27

展 期: 2009.05.02 (週六) ~05.27(週三)
開幕茶會: 2009.05.02 (週六) 14:30

寫作,被隱含在攝影中 文 / 黃亞紀

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年華》(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一書中說,「所謂作品,就像是作者給予讀者一種光學工具,透過此一工具讀者才得以返照此前未曾關注的自我內在。」(L’ouvrage de l’écrivain n’est qu’une espèce d’instrument optique qu’il offre au lecteur afin de lui permettre de discerner ce que, sans ce livre, il n’eut peut-être pas vu en soi-même. ── Le Temps Retrouvé.)

文學如同攝影,攝影也如同文學,從光那裡偷取生命的片刻,在攝影家的暗房,在文學家的紙上,用顯影液和墨水,將記憶和影像定著成為永恆的存在,進而在適當的時機喚醒觀者塵封的自我。法國藝術史家達彌施(Hubert Damisch,1928~)曾說,若攝影和文學的某部份深深連結在一起,時間必定是其中的原因:一種非線性的時間、可以逆反、可以跳躍、可以反述、可以被註解、可以沒有前因後果、也可以是從後果到前因。或許正是如此,張禮豪的攝影更貼近詩學的觀看,時間似乎是自然的延伸但卻又只游離存在自己的領域,模糊曖昧的對話迴盪在街角行走、佇立的人影間,曾經相遇卻又不曾真實相遇的過去,經過按下快門的那一刻進入了時間。

這些如遊蕩者(Flâneur)所見的影像沒有常見攝影的探索性:街道、廣場、公園、雪景、市場、透視的逼真(讀者的親臨現場)、扁平的虛構(讀者的距離或不在場),都沒有讓讀者由視覺線索中勾勒出真實的深度,場景和地名僅僅變成不具意義的佈景。相反地,在這些抵抗形式化和檔案化的影像中,張禮豪把認為是攝影前提的「那曾經在那」的明顯性隱去,讓「那」不再具有對指涉「那」的同一意義,甚或,「那」和「這」也都不再具有原有的指涉意義──讀者必須在他凝視的瞳眸、卻又交錯的時間中,去看到被寫下來的、被懸置的相遇──沒有人知道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內、幾天內、幾個星期內、幾年內會發生的相遇,也無法講述當初怎麼會相遇,或怎麼會停留在這種相遇的狀態,更不知道這些不知情的相遇將會再去和作者、讀者發生怎樣的相遇關係。

攝影圖像本身並不屬於自然世界,在化學性上是一種工業產品,在物理性上是一種假象,但讀者基於一種本能的經驗、一種對本質的閱讀,接受了攝影留住現實中的某種事物,屬於或成為現實的一部份,也因此,任何攝影影像的目的都涵蓋著論點,正如同作者在尋找和紀錄這些影像之前,寫作已經被隱含在他攝影的行為中。若跳回亞里斯多德的古典架構,情節、性格、思想為詩學、悲劇的原則,而作者設定的情節,就在於物理性不曾完全的相遇──對於作者和被攝者而言,成為攝影瞬間的之前之後,被攝者的「存在」是「不存在」的;即使是在攝影的瞬間,張禮豪也以情節拉開和被攝者的距離:遙遠模糊的身影、低頭的女人、迴避視線的閱讀者、甚是已經成為攝影的(缺席)對象……,作者和被攝者間並無完全的相遇;最後,影像顯像後被攝者成為永遠的轉喻,作者、讀者和被攝者的再次相遇都僅限在沒有厚度、沒有物質的表面節奏中。這樣的不完全蘊含了一種作者提問的姿態,在對象(被攝者、讀者)的永遠缺席中,提問者才可以保有距離、喃喃絮語,從窺視者或掠奪者的立場返回,恢復了寫作者的姿勢。

也因此,相機觀景窗後的眼睛儘管看到了無限拍攝可能性,卻選出有別於傳統攝影眼倫理的最後瞬間──角度不再是真實和再現,而是以作者的經驗和情節設為首位,討論影像語言的分歧和詮釋的可能。事實上,這就是寫作與攝影的交錯,或許寫作因此被攝影抓住了、被看到了,在糾結的交纏中,兩者被動地以有限的記憶,相互證明曾經存在的緩慢憂鬱。

展場:TIVAC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B1
本中心空間由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

■ 開放時間
星期一公休
星期二 ~ 日 12:00 ~ 18:00

■ 展出地點: 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 TIVAC )
10492台北市遼寧街45巷29號1樓
Tel: 2773-3347 Fax: 2773-8779
E-mail:[email protected]
http://www.akiami.com

■ 交通指示:
捷運木柵線:南京東路站下
公車:
中崙站:41, 52, 202, 203, 205, 257, 265, 276
中興中學:41, 52, 202, 203, 205, 257
芝麻大廈:74


回應本文(0)


[所有●藝術攝影展覽資訊] [TOP]
AddThis Social Bookmark Button
  歷史上的4月●藝術攝影展覽資訊

■ 伊莎貝爾‧于佩爾(Isabelle Huppert)肖像中的女人 (2009/4/26)
■ 晚清碎影 - 湯姆遜(John Thomson)眼中的中國 (1868-1872) 巡展 (2009/4/26)
■ 鄉•親——阮義忠攝影展 (2009/4/15)
■ 【巴黎漫步】林本良攝影個展 (2008/4/15)
■ 《攝影家的書》─世界名家攝影集特展 (2008/4/11)
■ “Dance, Formosa” Elsa Wang 攝影展暨新書發表 (2008/4/10)
■ 光的另一邊 - 陳長志與林向秀舞團的影像書寫 (2008/4/6)
■ 凝視驛鄉《Voyage 15840》---移工攝影集及攝影展 (2007/4/30)
■ 城市之光 - 德國Knut Hartmann的攝影印象 (2007/4/21)
■ 台灣前輩攝影家系列─《吳紹同的鶴之魅》 (2007/4/16)
■ 台灣橫著看-真實的假象 -蔣載榮攝影個展 (2007/4/4)
■ 【祭特洛伊‧本事紀】‧陳逸宏影像個展 (2006/4/22)
■ 移駐勞工的影像自述 (2006/4/2)


  綜合好文隨選

■ 肖像攝影師 Brigitte Lacombe (2010/4/26)
■ 〈看的倫理 / Seeing Ethics〉 攝影聯展 (2007/11/14)
■ 聆聽刺點(punctum)-此曾在(Ça a été)中的此曾在(1) (2002/5/05)
■ 劉錚 《驚夢》 (2013/5/27)
■ 自我的劇場 — 國際女性攝影家自拍影像展 (2006/9/7)
■ 王銘滄攝影展:義大利陽光下的形與色 (2010/4/26)

 
頁面導覽
首頁 繼續 ●藝術攝影展覽資訊目錄 繼續 《相遇的可能/La Possibilité d’une Rencontre》-張禮豪攝影展
 
●藝術攝影展覽資訊
■ 七菜乃自拍人像攝影個展「裸身裝」 (2016/3/28)

■ 藝想法蘭西 (2016/2/19)

■ 臺灣留影-黃則修的人文世界 (2016/2/2)

■ “Adventures” Samalive Solo Exhibition (2016/1/29)

■ 【內在的視野】汪源隆個展 (2015/12/13)

■ 《中國攝影:二十世紀以來》 (2015/10/11)

■ 「古典技法白金作品」井津建郎(Kenro Izu)攝影個展 (2015/10/11)

■ 2015 I am on my way - 楊琇如攝影個展 (2015/10/3)

■ 第五屆 台灣攝影藝術博覽會 (2015/9/23)

■ 上海藝術影像展 (2015/9/10)

(more)

早期影像的故事
早期藝術攝影網站巡禮


Copyright 2000-2024 , imagecoffee.net All rights preserved.
本站內容版權所有,歡迎友善分享,但非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