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的時代-影會時期的影像追尋」1940s~1970s
所謂「影會時期」,主要是說明「攝影術」或「攝影藝術或趣味」在台灣光復前後,本土攝影愛好者或照相業者,在日本戰敗後與大陸撤退來台的攝影愛好者,二者相互接軌、溶合交錯所形成的時代意象,在不踰越戒嚴時期人民團體法前提下,允許民間文化藝術人士組織學會團體,進行有限度的藝文展演活動。
這一段「影會時期」交融的時代意象,深受日本文化薰陶的台籍人士,自然而然吸吮戰後日本新興攝影雜誌所傳達的新知觀念,潛意識去挑戰、競合大中國傳統畫意山水的傳統美學。此外,世界攝影新知的潮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也有所轉移;現代攝影的觀念,交融現代攝影思潮之一的寫實攝影,攝影多面性觀看本質的探究,伴隨著個人意象的表現,轉捩到新的跑場點上。
「影會時期」這一階段的發展,透過攝影同好會的聯誼、國際沙龍競賽,創造出了不同的「奇異珍果」。這種「日常生活的視野」,透過國際沙龍攝影比賽,相互又各自實踐、詮釋現代「寫實攝影」與傳統「畫意攝影」的精髓,看見那個時代在轉換中的土地記憶及情感。而那一代攝影者除縱情於攝影藝術的競逐外,前輩們用智慧及熱情衝破政治現實的圍籬,在幽微的光線中,定格他們的觀景窗,看見他們的時代意象。
國立台灣美術館 201、202展覽室
403台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電話:+886-4-23723552
傳真:+886-4-23721195
歷史上的11月●藝術攝影展覽資訊
綜合好文隨選
[TOP]
頁面導覽
- 首頁
- ●藝術攝影展覽資訊目錄
- 「看見的時代-影會時期的影像追尋」1940s~1970s
●藝術攝影展覽資訊
- 七菜乃自拍人像攝影個展「裸身裝」 (2016/3/28)
- 藝想法蘭西 (2016/2/19)
- 臺灣留影-黃則修的人文世界 (2016/2/2)
- “Adventures” Samalive Solo Exhibition (2016/1/29)
- 【內在的視野】汪源隆個展 (2015/12/13)
- 《中國攝影:二十世紀以來》 (2015/10/11)
- 「古典技法白金作品」井津建郎(Kenro Izu)攝影個展 (2015/10/11)
- 2015 I am on my way - 楊琇如攝影個展 (2015/10/3)
- 第五屆 台灣攝影藝術博覽會 (2015/9/23)
- 上海藝術影像展 (201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