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圖的時候把人物放在三格線的右方線條上,除了讓畫面不致於呆板,畫面卻又蠻穩定。
等效焦距:95mm光圈:f5.2快門:1/95

ISO:400 WB:日光 測光模式:

2010/12/29
線上教程:用傻瓜像機學攝影:3.3畫面佈局與了解三分法則構圖法
教程目錄請點此
數位像機真的很神奇,透過它可以使世界看起來竟然如此地不同。那麼除了畫面的平面感與縱深感之外,所有照片的內容,也就是畫面上所出現的元素要怎麼安排,才會是一張好的照片呢?
不管是使用什麼像機,要拍得好照片,就是得要對畫面上出現的所有元素錙銖必較。大家都知道那些油畫大師、雕塑大師在精心製作作品時,總是打一堆草圖然後才真正下去創作,攝影雖然不一定非得得這麼嚴肅(雖然其實還是不少攝影師與美術指導這麼作),但是透過像機的LCD取景時,就是安排畫面佈局的關鍵時刻,當畫面上的元素都開始「就定位」的時候,才是拍攝的好時機。
由於現實世界中的物體一直在變動,因此你不可能像畫家一樣打好底稿,把所有畫面構成元素都「放」在該出現的位置,作為攝影者,畫面佈局意味著你得移動著像機位置與視角甚至利用變焦改變透視與深度感,該出現的東西才會出現在「正確」的位置,這也是構圖的基本原則和精神所在。
![]() ![]() 有時候畫面的元素布局與安排是需要「等」的。畫面上的遊船的數量與出現位置也會影響照片的整體美感。當然我在吊橋上拍這張照片凝視這些小船慢慢移動,可是搖的頭相當暈眩。 |
三分法則
這是幾乎所有的數位傻瓜相機都有內建的一個九宮格,妳可以透過選單按鈕隨時在隨身小DC上開啟這個格線功能,這可不是用來練習書法的,這些格線它們代表了什麼意義呢?
這是構圖法的參考線,又稱三分法則(Rule of Thirds)。格線把畫面的長寬各分成三等份,畫面成為9個大小相同的格子。
這個格子的基本視覺分隔原則是:畫面的視覺重心座落在格線和格線的交插點上。也就是不管你拍攝的畫面上有什麼元素,如果想讓觀者的雙眼聚焦在這些元素,也就是你想傳達的視覺重點上的話,就要善用這些格線和格線的交差點來進行畫面的佈局。
![]() ![]() 風景攝影的拍攝中,水平線的位置很重要。這張照片的拍攝把水平線放置在三分法則的下方基準線,既可以避免畫面的不當切割,還可以突顯雲層的厚重感。 |
3.3.a拍攝建築
所拍攝的房屋若是讓它座落於畫面的中心,往往會有些呆板和生硬。藉由三分法則讓它往兩邊移動一些吧!
3.3.b拍攝風景
海天一線是很美妙的景緻,但除非你有什麼特殊的創作意涵和理由,可別把水平線放在畫面的正中央。水平線可以在構圖的時候移動到上方或是下方1/3處,避免把畫面分隔成二個世界。
3.3.c拍攝人物
拍攝肖像與人像未必一定要把人物放在畫面中央。利用三分法則,可以創造出更多的創意構圖以及不同的視覺層次感。
下次拍照時不妨從像機選單中開啟這個相機功能,讓它幫助妳找到漂亮的畫面構圖!
- 前言
- 像機
- 1.1傻瓜像機基本功能
- 1.2按鍵與操控
- 1.3數位影像檔案格式
- 1.4輔助拍攝工具
- 1.5像機選擇與像素迷思
- 光線
- 2.1常見的基本光線型態
- 2.2數位傻瓜曝光控制的四要素:ISO、白平衡、測光到曝光、曝光補償
- 2.3認識色溫與白平衡
- 2.4數位傻瓜相機的測光方式
- 2.5認識EV與相機曝光機構
- 2.6光線運用實例
- 構圖視點與角度
- 3.1相機位置與視角的差異
- 3.2平面與縱深:視覺層次的營造基礎
- 3.3畫面佈局與了解三分法則構圖法
- 3.4運用影像編輯提升照片品質
- 3.5畫面構圖經營與佈局
- 實戰守則
歷史上的12月●藝術攝影課程講座
綜合好文隨選
頁面導覽
- 首頁
- ●藝術攝影課程講座目錄
- 線上教程:用傻瓜像機學攝影:3.3畫面佈局與了解三分法則構圖法
●藝術攝影課程講座
- 線上教程:用傻瓜像機學攝影:2.4數位傻瓜相機的測光方式 (2013/1/9)
- 線上教程:用傻瓜像機學攝影:1.4 其他該準備的拍攝工具 (2011/5/8)
- 線上教程:用傻瓜像機學攝影:3.3畫面佈局與了解三分法則構圖法 (2010/12/29)
- 線上教程:用傻瓜像機學攝影:2.3 認識色溫與白平衡 (2010/7/20)
- 線上教程:用傻瓜像機學攝影:1.3 數位照片影像檔案格式 (2010/6/7)
- 線上教程:用傻瓜像機學攝影:3.2 平面與縱深:視覺層次的營造基礎 (2010/5/2)
- 線上教程:用傻瓜像機學攝影:2.2 數位傻瓜曝光控制的四要素:ISO、白平衡、測光到曝光、曝光補償 (2010/3/8)
- 線上教程:用傻瓜像機學攝影:1.2 按鍵與操控 (2010/2/1)
- 線上教程:用傻瓜像機學攝影:3.1相機位置與視角的差異 (2009/11/22)
- 線上教程:用傻瓜像機學攝影:2.1常見的基本光線型態 (2009/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