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美術攝影論思》


季惠民,〈解讀《美術攝影論思》〉,《絕色光影》,41期,台北:雅墨文化,2009年11月
筆者常愛跟朋友開玩笑說,台灣的大專攝影教育環境就跟台灣在世界上的政治情勢類似:大家都認同攝影學的重要性,卻又不太願意承認攝影學門在學院分工中的主體性。舉凡傳播學院、設計學院與藝術學院都會開設攝影學的必修選修課程,大家都承認攝影學門的重要,但是迄今卻沒有能在眾多學院系所中「獨立」出一個以攝影影像為名的系所出來。

或許是正因在如此的狀況下,台灣本土攝影學的學術研究知識理論生產,大多圍繞在翻譯國外知識的成果為主。至於「台灣製造」的攝影學術研究的論文,也就只能如同曇花一現般偶有佳作。畢竟在學院分工中的缺席,讓攝影研究的理論生產更是少了相互對話與交流的空間。然而,在台灣特別用功在鑽研爬格子的攝影研究者,默默地在奠基攝影學研究這方面知識生產的老師也不是沒有,這回筆者特別介紹的這本2003年由台北市立美術館所出版的《美術攝影論思》作者,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游本寬教授,就是少數能兼顧攝影創作與攝影理論研究,讓人敬佩的攝影學門學者之一。

建構美術攝影學術名詞的根基

凡是撰寫過中文攝影學術論文或是作過相關攝影研究的朋友都會面對一個問題,就是在攝影領域的中文學術土壤普遍貧乏。更有甚者,攝影研究相關的中文專有名詞往往缺乏定義,一辭多意,或是多辭指涉相同意義的狀況比比皆是。比如:報導攝影、紀實攝影與紀錄攝影常常在不同人的口中是指同一種攝影形式或內容;或是游本寬教授在這本《美術攝影論思》中所一開始就得面對的問題:為「美術攝影(Fine Art Photography)」定名。

英文中所謂的Fine Art Photography在中文中如何定義,是游教授從1990年提出「美術攝影」這樣的定義以來,一直思索與研究的問題。在本書的一開始,作者就從多方角度來探討為何Fine Art Photography不適合直接譯作「藝術攝影」或是「攝影藝術」,而需要使用「美術攝影」為名。畢竟攝影這門技術與學問源自西方,在台灣在地化的人、事、時、地、物均早已脫離西方的攝影史發展脈絡。而借助西方既有的攝影理論論述,來完善華文的攝影研究,是比較折衷的辦法。既可避免閉門造車,又可藉他山之石完善自身的基礎土壤。然而碰到攝影相關名詞在中文中一辭多義或是多義一辭,也唯有先整理分析出名詞定義的「正名」問題,才不至在後續的研究鋪陳中徒增困擾。

作為宏觀美術攝影研究的前哨

嚴謹的學術論文並非僅是單純地關注名詞的定義與框架,《美術攝影論思》這整本書內容也包括作者集結數年的研究成果與在學術刊物上所發表的小論文改寫整理而成。書中探討的研究面向包括西方攝影史中幾個主題:探討美國形式主義攝影到表現主義攝影中的「純粹性」、對矯飾攝影的探討、觀念藝術到觀念攝影、編導式攝影,以及數位攝影……等等議題。雖然誠如作者謙虛所言,對於整個宏觀的攝影史論,本書尚有許多議題未能觸及,但是就內容的整理與鋪陳,作為讀者的我們都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將美術攝影作為華文攝影理論的基石那樣的企圖與期許。

書中研究的內容並不僅止於關注攝影,尚包括在國外當代藝術領域行之有年,卻是在近年較常再台灣的當代藝術領域所常聽見的「觀念攝影」一辭的探究。觀念攝影,作為美術攝影與當代藝術的接軌,或作為觀念藝術家影像創作的重要媒介,在不斷地出現在媒體或是藝術評論當中的這個名詞,除了讓人理解「觀念攝影」成為影像創作走入當代美術館的門徑之外,華文界一直缺乏具備有攝影研究相關領域學者的整理研究與對觀念攝影的定位,游教授在本書中的研究正是適時地補足這項缺憾。

《美術攝影論思》這本書是作者自《論超現實攝影》以及《台灣新郎-「編導式攝影」的紀錄思維》之後的研究成果,作為學術論文的論述方式,或許對初次接觸攝影理論的讀者來說,當撇開以往以圖為主的攝影書籍閱讀習慣或許難免些許艱澀,但筆者相信只要稍微多點耐心,要將書中精髓吸收並不困難。然而唯一可惜的地方是,這本屬於中華民國政府出版品的好書可能很難在一般的書店或是網購購得,比較可行的購買方式是洽台北市立美術館官方網站的網路書店線上下單,或是直接到台北市立美術館地下一樓的書籍販售部詢問。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