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alind Krauss, “A Note on Photography and the Simulacral” (Part I)


Carol Square(ed), The Critical Image: Essay on Contemporary Photography, Seattle: Bay Press, 1990.
一瓢飲按 :本篇文章是關於攝影影像與視覺文化研究的重要入門 參考資料。 藉由這篇具有指標意義的文章開始〈映像書齋〉這個單元的設立,並期待能將書中重點和大家分享。但有鑒於文章的完整性與翻譯上的問題,還是建議有興趣的讀者詳細閱讀原文章,以免造成斷章取義的狀況。在文章摘要結束後一瓢飲也會推薦一些相關參考書目供大家延伸閱讀。

Rosalind Krauss, “A Note on Photography and the Simulacral” in The Critical Image, Seattle: Bay Press, 1990, pp. 15-21.
羅莎琳德‧克勞斯,〈論攝影與擬真的筆記〉,《關鍵影像》,頁15-21。

1. 1983年法國電視上由Agnes Varda構想執導的節目:une minute puor une image,這一分鐘的節目由一張單幅影像,和旁白(討論)所構成。這些相片的反應來源變化相當巨大-從攝影家他們自己到作家如Eugene Ionesco和Marguerite Duras,或政治人物如Daniel Cohn-Bendit,或藝評家如Pierre Schneider到一個範圍的答覆者,我們可以將他們稱為街頭中的人們:麵包師傅、計程車司機、披薩店的工人以及生意人。(P.15)

2. 這些關於影像的回應:

A. 收集的觀者,包括對攝影和藝術的非專業人士,就外在而言,攝影是大眾反應的表現的一種載體。
B. 這就技術而言,是來自法國將社會學的方法使用來理解攝影的一種延續(不論是全球與否)。
C. 具體代表就是法國社會學家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的研究Un Art Moyen。Moyen(middle)在這意味著喚起美學在好壞間的中庸尺度,在精緻藝術與大眾文化的中庸之道。
D. Moyen的使用,似乎喚起中產階級在分配與統計上的中等,這種社會學維度。(P.15)

3. 在布爾迪厄的論文中,攝影的言說(discourse)在美學上永無精確的尺度,也就是沒有它自己美學上的正確準則。事實上,最常見對攝影的判斷並非關於價值而是關於認同。(P.18)

4. 當然,在類型上對攝影作品再現客體上的判斷是完全透明的。如果某張作品屬於「風景」或「肖像」,是因為閱讀它的內容允許我們認識並歸類於某種類型。依據布爾迪厄的評估,攝影的實踐-是被那些陳規(stereotype)所管理支配。(P.19)

5. 攝影的經驗是根據那些陳規的-被支持的,就算是中下階層與並未接受良好教育的階層都毫不例外,並且不論是在城市或是鄉下。布爾迪厄的研究最初來自問:為什麼攝影如此神奇地涉入我們的文化並是分布甚廣的一個實踐?答案是:art moyen。(P.19)

6. 攝影的凝聚力:布爾迪厄認為攝影它自己,通常是一個群體製造他們自己的結合狀態的影像的再生產。

7. 從這個結論來看,布爾迪厄對攝影的客觀性信仰自然走向不信任。如果攝影的圖像是被看做客觀的,指定(designation)則發生於全然重複與間接的狀態:社會上去定義某件事情是事實的需求,導致強迫在被製造的紀錄上的全然客觀的真實性。布爾迪厄說:「就攝影這具有寫實主義的許可證,社會只有在重複的確實(certainty)中去確認它們自己,一個真實性的影像符合他們自己客觀性地再現,才是真實地客觀。」(P.19)

待續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