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規、想像與互文:《艾蜜莉的異想世界》中的攝影寓意(之一)

一、 前言

二○○二年四月某日,居住在位於接近南中國海與南太平洋上一個名為台灣的小島上的我,在一個叫做台北的都會卻擦著巴黎來的CD香水,在午餐吃完麥當勞,晚餐吃完鼎泰豐之後,穿著復古的唐裝跟著剛下班的朋友走進電影院看了一部據說是來自法國的電影《艾蜜莉的異想世界》(或許知識對我來說並不是電視競賽遊戲,我從不唸書,只看影片而已)。時間回到電影結束前幾個月當我正坐在駛往巴黎的一輛巴士上聽著導遊介紹「最浪漫的、情人的城市」,當車門打開阻隔我的那隻想要踏上世界最浪漫土地的雙腳的,竟是一大團動物的排泄物。(或許電影裡的才是我認識的巴黎!)

前面這段短文是試圖將這篇短文放置一個觀看(或是閱聽)的位置。而這個觀看位置放置於全球化的語境之中的一個東南亞小島上,一個黃種(異性戀)男性的觀看位置。即便這個年代地球村已被稱為沒有位置感的共同體,甚至是被斷言是精神分裂、無根的世界,這樣的解讀方式仍然相當重要(並且比較武斷)。尤其是這部電影誕生的年代─二○○一年已經是高度全球化的年代,在全球政治經濟的複雜程度早已無法將電影工業放在單純的一個地區的文化或是藝術來解讀。

既然提及了這個觀看(或是閱聽)這樣位置的問題,身為筆者的我不由得在這邊稍微介紹一下台灣這個海島在全球化脈絡中的位置。數度為殖民地的台灣是個典型的移民式社會,兩千多萬人口中的歷史背景與族群組成都相當複雜,但島上生活富庶,人民善良安居樂業。

問題回到這篇文章的開頭。當我第一次接觸到《艾蜜莉的異想世界》的電影資訊是在台北京華城的喜滿客電影廳─就電影的通路而言這是一個台灣電影娛樂和好萊塢商品化娛樂工業掛勾的典型所在。這個播放場域立刻打破了當時在台北可能放映非好萊塢影片的通路典型能指:也就是春暉、總統真善美這三家戲院。並而,當我走進戲院開始消費這部影片時,片頭一開始昏黃的溫暖色調,緊湊的分鏡,乍時看不出哪裡和好萊塢影片有太大的區別。(至於語言,我是在一個曾是葡萄牙、西班牙、荷蘭、日本殖民地的地方長大,根本分不清英文的ABCD和法文abcd有什麼不同)。即便是開場的第一個鏡頭就點出故事的場景─巴黎,但是我也未曾忘記在這塊土地上有太多藉販賣異國擬像與想像的法國商品消費文化,(如:從電視裡連續不斷的左岸咖啡廣告,到商店超商的飲料架上滿滿的寫著外文的商品,卻往往指涉不存在於真實世界的地方)。因此即使是影片指涉法國,裡面滿滿著是說法語的演員,卻無法一開始就讓我相信這是一部法國電影。然而,這幾點面向只是在我們這個全球化時代諸多冰山的一小角。而這個共時性的現象正是本篇文章第一部份所要探討的,也就是全球化時代電影工業同質化與異質化的問題。而再這邊解讀這個問題,目的正在為了解讀文章第二部份中,浪漫巴黎這樣集體想像的建構,在其不同時期相同神話是如何表述。而即便是,這是一個符號測不準的全球化年代。

二、全球化時代電影的同質化(homogenization)與異質化(heterogenization)

2.1全球化時代的《艾蜜莉的異想世界

正如筆者在前面所提到,這是一個如布希亞所說的擬像時代。視覺性已成為社會現實並主導社會。但回溯到早在一九五○年代,一個美國中西部小鎮將其原本的名稱Hot Springs改名為Truth or Consequences(事實或結果)。然而值得玩味的是,當地居民將地名改變的結果,是一個並不存在真實空間的事實,而是一個廣播電台節目。這個新地名不但名聞美國(因為媒體),並成為當地居民想像的共同體。

當然隨著媒體的發展這樣的狀況就如同我在前面所提到的─即使是在台灣,這樣的商品化擬像仍然支配消費。左岸咖啡,是典型的消費巴黎浪漫這樣的想像的最好實例。(不過巴黎是否如左岸咖啡廣告中一樣浪漫,建議各位還是參考筆者在本篇文章前言的最後。)一起回頭思考電影這樣的媒材,電影,是消費嗎?是的。若是以詹明信晚期資本主義商品化脈絡來看,好萊塢電影工業的確是如此─一種Show Business。 然而,以電影史發展的脈絡來看,與美國不同的是,歐洲的電影則一直將自身定義在一種藝術的形式。

這讓我想起法國作家Regis Debray將媒體描述為三個時期:書寫時代、印刷時代、和視聽時代,而與這三個時代相對應的,則是偶像、藝術和視覺。而根據這一個理論,第一個時代是語言統治時代(logosphere),第二個時代是書寫統治時代(graphosphere);而第三個時代是視圖統治時代(videosphere)。偶像是地方的(起源古希臘),藝術是西方的(起源義大利)﹔而視覺是全球性的(起源美國),而與這三個時期相對應的則是神學、美學和經濟。按照Regis Debray的觀點,一種文化(媒體)沒有必要取代另一種,它能做的不過是對另一種文化加以補充。以這個理論模式來看,美國的電影是經濟,而歐洲的電影則是美學的。而《艾蜜莉的異想世界》這部法國電影既是經濟(可以說是具有”美國化”的色彩,它真的很賺錢)又是美學的。從電影整個色調、分鏡速度來看─這部電影中導演選擇用昏黃的暖調來鋪陳整個畫面,而非是傳統的歐陸電影的冷調(其前一部電影《黑店狂想曲》則是明顯的冷調。)說明了在技術和想法的差異(通常美國好萊塢暖調的畫面是採用Panavision系統制,而歐陸的冷調則是來自習慣採用Arri的系統),電影的畫面經過電腦的修飾與動畫的輔助,畫面的分鏡速度甚至更和美國MTV相差無異。但是以內容而言,電影敘事上又和好萊塢傳統的商業片的三幕式截然不同:前十分鐘交代故事背景與介紹男女主角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