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佳士得攝影首拍看台灣的藝術攝影市場

這個月23日的佳士得春拍首度出現了10件的攝影作品。雖然這10件攝影作品都出自名家之手,但大多數仍慘遭流標,最後只拍出了兩張郎靜山和一張柯錫杰的作品。

國內的藝術投資市場已經漸漸在成熟,國內也越來越多的人認同投資藝術品是報酬穩定的理財管道。但是,這次佳士得在台灣首拍攝影作品竟然出現乏人問津甚至降價求售的現象,也反映了國內藝術品投資人對投資攝影作品信心不足和資訊缺乏的窘狀。

●機械複製特性的攝影作品算不算藝術品?

攝影作品到底算不算藝術品?這個其實是一個爭議以久,並且已經蓋棺論定的老掉牙問題了。但是攝影的機械複製特性,的確會讓不了解它的投資人產生一些質疑,畢竟去懷疑底片的擁有者是否會無限量複製使得作品價值低迷是合理的。物以稀為貴是市場的定律,攝影家們也不是不了解,國外的攝影大師作品早已經以版畫的處理模式來標明年份與版數,而國內呢?現在的攝影家也已有這樣的觀念。只是在國內攝影藝術市場尚未成熟前,這樣的觀念有無落實在做?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也唯有落實這樣的觀念,攝影藝術在市場投資方面的價值,才能夠確立。

●國內的攝影知識水平要感謝郎老?

這次佳士得春拍之中拍出兩件作品的郎靜山老前輩,是海內外華人界被推崇的攝影大師。但是大家或許不知道,其實郎老這次拍出的作品價格是被刻意壓低的,這其實是一個相當有趣的現象。

郎老前輩一直是官方推崇的藝術大師,也一手創立了許多攝影學會。但是他之所以會被國民黨的政府推崇,並不是沒有原因的。攝影作品的特性其實是很寫實,很容易反映時勢,批判社會的,但是在郎老他自己和他一手栽培的學會徒子徒孫作品之中,有幾個曾經用鏡頭批判過時勢,紀錄過現實?

中國幾千年封建的傳統,政治打壓藝術其實是一個很獨特的現象,連吟詩作對都會落上文字獄的下場,更何況鋒利的鏡頭語言?是否也就是因為郎老刻意避開用鏡頭批判現實,才會被執政黨封為攝影藝術家樣版,再利用他來對社會做攝影藝術的洗腦,因此,台灣的攝影藝術中的學會沙龍派,永遠擺脫不了的窠臼和範疇,又產生了多少作品具有深度的內涵和張力?

此次郎老的作品在台灣被降價求售,是否也意味了兩件事:一是感謝他對台灣的攝影教育的成功,造成了大眾普遍不認同攝影藝術的價值?二是由於政治力干涉藝術的結果,被政府當局認同的藝術品才有人敢買?

●藝術教育還是最重要的根本

雖然參加佳士得藝術品拍賣的參予者多是本著投資理財的出發點,但國民黨政府在台灣偏安多年卻仍漠視藝術教育,表面上造成了處處的視覺污染,更深一層的也造就了許多藝術文盲。從美術設計從業人員的地位低落,可見一般。雖然台灣錢淹腳目,在大家有心接觸藝術品投資時,卻沒有足夠的藝術品知識和經紀人制度,讓人相當惋惜。也期盼阿扁總統上任以後能夠好好收拾收拾這個常年以來的爛攤子。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