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希爾,湯瑪斯•庫珀,毛衛東譯,〈保羅•斯特蘭德 Paul Strand 〉,《攝影對話錄》

Paul Hill & Thomas Cooper, Paul Strand in Dialogue With Photography, Farrar Straus & Giroux, 1979. pp. 11-16.
保羅•希爾,湯瑪斯•庫珀,毛衛東譯,〈保羅•斯特蘭德〉,《攝影對話錄》,北京: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出版,2014。頁:1-16。
Paul Strand 保羅•斯特蘭德 (本站譯:保羅•史川德)
圍繞在新媒介的完善性及其存在權利,一直在進行一場爭論,包括攝影師成為藝術家的權利,這些都是對一幅畫究竟是甚麼樣的一個根本問題進行探究和實踐的形式罷了。(P.4)
我覺得對年輕攝影師來說,重要的是看到平面造形藝術的整個發展過程,而不僅僅是展出那些根本無法和塞尚的作品掛在一起的攝影作品。除非你的作品也能(和那些作品)掛在同一面牆上,否則你就無法聲稱攝影是一門藝術。(P.4)
我始終在嘗試把我學到的一切運用到我所做的事當中。從結構上講,所有出色的藝術都是抽象的。(P.5)
我關注那些對自身之外的一切感興趣的人。這是藝術中一切優秀成分的最終泉源,也是幾乎一直沒有被開發的泉源。(P.6)
在大多數情況下,我發現藝術家談到自己要做的事,或已經做過的事,都是不準確的,而且是沒有意義的陳述。關鍵是作品本身,從某種意義上講,作品本身就是根本。作品就是關鍵本身之所在。(P.7)
歷史上的9月●映像書齋
綜合好文隨選
[TOP]
頁面導覽
●映像書齋
- 保羅•希爾,湯瑪斯•庫珀,毛衛東譯,〈保羅•斯特蘭德 Paul Strand 〉,《攝影對話錄》 (2015/3/29)
- 劉半農,《半農談影》(之一) (2014/2/6)
- Nicholas Mirzoeff (尼古拉斯‧米爾佐夫),〈攝影時代(1839-1982)〉(之三) (2008/9/28)
- 約翰.伯格,〈現象〉(四之三) (2008/5/22)
- 約翰.伯格,〈現象〉(四之二) (2008/5/22)
- 阮義忠,〈雅克-亨利‧拉蒂格〉,《二十位人性見證者—當代攝影大師》 (2008/4/26)
- Hubert Damisch:關於攝影圖像現象學的五點想法 (2008/3/10)
- Nicholas Mirzoeff (尼古拉斯‧米爾佐夫),〈攝影時代(1839-1982)〉(之二) (2007/12/29)
- Nicholas Mirzoeff (尼古拉斯‧米爾佐夫),〈攝影時代(1839-1982)〉(之一) (2007/12/22)
- 約翰.伯格,〈現象〉(四之一) (2007/12/15)